大年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六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民间流传的农历新年习俗歌当中提到“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正月初六"送穷",是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
那么,穷神倒底是谁呢?
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宋朝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民俗有曰
-
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
供煎饼,芭蕉船,点明烛,送穷鬼上路。
-
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
三六九,朝外走。
大年初七
年初七 称为 人日
依照命理学的看法﹐每一年的第一天便是 1鼠日﹑2牛日﹑3虎日﹑4兔日﹑5龙日﹑6蛇日﹑7马日。 马日又为午日﹐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方位代号]﹐午﹕则表示是万物之灵﹐因此被称为人日﹐又称为荣华富贵日。这第一天的推算是依照六十甲子﹐第一天的开始由鼠推算起﹐因此你可以在平常的日历看见每一天的生肖代表﹐这是不断回转类推。
依照民间习俗则是有所不同的﹐由于平民百姓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家中的六畜是平民百姓为最重要的﹐因此民间流传 :一为鸡﹑二为犬﹑三为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九为天﹑十为地。
古代农民都会依照年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犬﹑初三不杀猪﹑初四不杀羊﹑初五不杀牛﹑初六不杀马。初七是人日﹐因此官方不对犯人行刑。
关于初七 人日﹐民间因此便会大事庆祝一番﹐鱼生便是主要应节佳品﹐因此每一年的大年初二便有鱼生上市了﹐这道应节佳品是极度受到生意人的喜爱﹐商人称为 捞生 则为生意兴隆。
吃鱼生会带来生意兴隆 : 为了达到这效果﹐这道应节佳品﹐必须符合基本的要求﹐里面必须配合完整的五行﹐这五行都是于颜色来代表的﹐例如﹔[金﹔金色] [水﹔蓝色] 木﹔青] [火﹔红] [土﹔褐色] 。
人日怎样流传下来?
春节“人日”,是怎样流传下来呢?根据汉时东方朔的占书说:正月初一鸡日、初二犬日、初三猪日 、初四羊日 、初五牛日 、初六马日、初七人日 。
占书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可见人日,在汉朝时代就开始流传了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七菜羹”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古时逢人日,除了吃“七菜羹”,还有吃“及第粥”与“吃面线”等象征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
“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猪润(猪肝)和猪肠,润者富润之意 ,而“肠”音与“长”同,也就是长生富贵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润长寿。
华人庆生日,多有吃面线的习惯,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
早期人日还有吞赤豆的习俗,流传人日吞赤豆,长年不生病。时至今日,吞赤豆的风气已经消失。
正月初七禁忌:忌出远门:长年病痛不断
年初七 : 为「人日」,这天若天气为晴,则是人安之兆;若为阴,则疾病瘟疫生。此日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适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大年初八
初八这一天,在春节来讲主要是“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八 : 放生的意义
1. 为何要放生?
「放生」二字,「放」指释放救拔。「生」指众生一切大小生命。
放 : 教导人做事情处处要留三分,他日好办事,千万不要赶尽杀绝.
生 : 给人一个生机,则给自己一次生机及机会.
2. 如何放生?
-
买放生动物时,不要预先订购,更不要在固定地点购买,以免有人刻意捕捉及贩卖放生品,至于数量及类别,在遇缘溱合下,即买即放。
-
选择放生地点时,要考虑每种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条件。如海产类,则要考虑到是咸或淡水,活于深或浅水等。又或是飞禽类,则应于山林等地放生,重点是放生前应为动物着想,护生为要。
大年初八:祭星节
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依照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祭祀用两张神台,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台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纸、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坎、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
或 :
“祭星”活动主要在晚上,夜间供神。供的是小米焖饭。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顺星当天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如果是甲子年生人,就到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的塑像前,烧香、磕头、布施之后,再到今年当值的星宿。如果今年是癸亥年,就再到癸亥太岁卢程大将军塑像前烧香、磕头、布施,即可保佑你一年顺遂。
大年初九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民间俗称的「天公」即玉皇上帝,也是道教传统上所尊称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统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众神,由于祂的地位至为尊贵,所以民间习俗在祭拜天公生时,也是非常慎重,民间俗谚说:「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贵。 祭拜时最传统的大礼是:打开大门,穿戴整齐,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现代一般信众则往往只有上香祝祷而已。当祭拜完成后,先烧金纸,再将天公座一起烧化,之后再撤去供桌。
时间
一般祭拜天公的时间约在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一到(十一点至一点)便可开始,直到翌日清晨七点以前可,但俗传因为天不的神格非常尊贵,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诚意,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区的信众更会慎重的在半夜先于家中敬拜天公后,再前往邻近的天公庙上香献敬。
地点
拜天公时,可分两类:一是家中正厅有吊天公炉者,二是家中无天公炉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炉的话,可把供桌设于大公炉下向门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驾降临;若是家中无天公炉者,则可将神桌设于前门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供桌
供桌较特别,需设顶桌和下桌(或前后桌),一般是以长板凳或矮凳将八仙桌垫高,八仙桌脚下分别置放四迭寿金(金纸头得朝门口,就像人敬神时的方向),此即为顶桌,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张供桌,即为下桌。顶桌前再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并在顶桌两旁系上头带尾青的甘蔗,两只甘蔗头尾青部分再以红线系在一起,两来可加挂高钱(又称长钱)垂在两侧,并准备三只或五只代表天公的天公座(灯座)摆在顶桌中间,中央再摆上香炉,炉之两旁并备好烛台。
供品
拜天公的供品,顶桌和下桌的特色也不同,顶桌是献给最尊贵的天公,以清素的斋品为主;
下桌是献给天公的部属神明,因而是以五牲等荤食为主。
顶桌得备鲜花一对,点上一对蜡烛,并在净香炉前摆上三只茶杯,斟上清茶,而顶桌的清素供品,一盘为扎上红纸的面线三束(亦可烫熟分装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颗黑砂糖)、五果(如柑橘、苹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六斋(如金针、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红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备之意),亦有在六斋外,再加菜心、豌豆、绿豆、豆轮、面筋、麻栳等干料,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盏等。下桌的荤食供品为五牲(如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亦有用鱼卵、猪肉或猪肚、猪烫熟即可;此外,还有红龟粿、甜料(如米枣、甜糕)等。
金银纸
献给天公的金纸主要是天公金,包括顶极金、太极金、天金、盆金、高钱(长钱)等,其中高钱可撕开拉成长条状,挂于顶桌旁的甘蔗上,或是挂于全羊、全猪的牲礼上,为兼具装饰性效果的献敬。
禁忌
民间习俗上非常强调拜天公的诚意,所以祭礼中有些禁忌必须遵守,首先所献的全鸡,必须是阉过的公鸡,白毛鸡和母鸡则不可。当天不可以随意对外倾倒便桶、不可以口出秽言,以免亵渎尊贵的天公。
大年初十
正月初十传说是“石头”的生日,因此被称为“石头节”。 这一天要在石磨、石碾、石槽、石臼、槌布石、石码头、石梯坎等石制物品处燃香举供,以示祭拜和感恩。 石头虽天然而生,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伴侣。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因此人类感念石头的恩德,由此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石崇拜、石信仰等多种习俗。
年初十:打春去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地日节
正月初十是地日,年初十,打春去,开春旺地好收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两天农家会到田里旺地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在目前来说,有地就好,就是旺地,地值钱呀。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石头生日
年初十:石头生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
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在广州郊区的农村,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打春”,哪个村子赢了,新年会更好。
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忌动用,甚至烧香、设祭、拜祀石头、石具,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在广州郊区的农村,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打春”,哪个村子赢了,新年会更好。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