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是华人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 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又称“冬节”,时间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因为它的日子并没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记载,又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汉代甚至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节日。
“冬至” 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 “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另外,冬至又有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的称呼,民间则多称为“冬节”。
又由于富人都过着丰厚的冬至,而穷人则只能贫苦的过夜,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俗谚。 因此,华人在冬至都会吃丰富的一餐,这表示明年会有丰收的一年,财源滚滚的好彩头.同様冬至期间口袋空无一文,则表示来年经济便会有问题出现。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青天则表示来年农业旺盛 : 雨天则表示来年商业旺盛
玄学中的冬至代表什么?
在玄学中,冬至到新年则是天上星属交换位子的时刻,因此对人便会产生影响,是玄学中人极为注重的一段时间。
若是你这段时间的经济比往日好,则表示来年财源广进;相反则是困苦的来年。
同理,若是你这段时间的健康很好,则表示来年身体健康,没有病痛;相反则病痛缠身。
因此玄学家便会教导人民如何避免这些不幸的时间发生。
例如 :
-
如何使用住宅风水 或 流年八方位的风水布局
-
如何将房子的风水带旺盛起来
-
如何使用个人报告书或流年运程来改善这方面的弱点
-
如何迎接财神,让来年的运程旺盛
冬至吃什么 & 意义
冬至 是一个食俗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冬至日正值隆冬,节日食俗以“进补”为主题。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节日食品。
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传统冬至节,主要食俗有:
-
饺子:自强不息 , 自我成才
-
馄饨 :小人避你三分 ,贵人粘身 , 大展鸿图
-
八宝饭 : 来年添个乖宝宝
-
吃豆腐 :人生能成富
-
豆腐花, :明年就会发
-
赤豆糯米饭: 把往年不好的运程一扫而空
-
红豆豆腐花:打开或推动个人运程
-
红豆米粥 / 红豆汤:加官进爵,官运亨通
-
萝卜糕 :横财就手
-
腊味: 身体健康
冬至汤圆
大体而言,每逢过冬至,中国北方人多吃饺子,就像夏至吃面一样,已成固定习俗,所以有个说法叫:「冬至馄饨夏至面」
至于南方则多吃团子,也因此有句俗谚叫「冬至团子、年节糕」。
过冬至大都吃「冬至汤圆」。
过冬至也是很隆重的,在前一天晚上(称小至)包汤圆的情景真是让人回味,全家动大小围在桌前搓汤圆。 糯米团拿到圆的大竹筛上,按出几块巴掌大小,放到滚烫的水里煮,煮熟后捞起来,和已搓揉成小块的干糯米搓揉成团。接着她把一半糯米团染成象征金的红色,一半染成象征银的白色。
另搓鸡蛋大小的「圆仔母」金、银各六粒,内包糖料、花生粉末等。然后捏一些动物:有鸡、鸭、兔、狗、鱼、虾、瓜果各种造型,染着各种颜色很漂亮。按传统说法,家有幼童则要捏出各种动物、瓜果等小玩意儿,讨个吉利,俗称「鸡母狗仔」。
搓好了汤圆之后,先煮一些咸或甜汤圆吃,吃了冬至的汤圆,大家又长了一岁,谓之添岁。俗谚说:「冬至圆一吃又各多一岁,冬至阴、遍地像黄金。」
第二天也就是冬至当天,一大早煮甜汤圆,(又称清圆),用来祭拜神明、祖先。另外用一红一白的冬至汤圆粘贴在门扉、窗户、桌椅等处,以感念上天赐予一家人的福气。据说,这些冬节汤圆干燥后弄给孩子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长大。
冬至吃汤圆,是华人的传统习俗。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节大如年
冬至是个悠久的节日,从《礼记》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可见从周朝时,皇帝就已率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冬祭天了。
此后,历朝官家在冬至都有郊祭天之典礼,礼成后百官互贺冬节;所谓「千官贺长至,万国拜含元。」可见冬至这天热闹的盛况。
冬至对皇帝文武百官来说可是忙碌的一天,而民间也有种种的贺节活动;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祈先祖。」这是北京汴京百姓过冬至的情景。
南宋过冬至也十分隆重,古籍记载:「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元旦)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还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做节)情景像过年」。
明朝过冬至的情形则如《帝京景物略》所描述:「十一月冬至日,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可见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过冬至就像过年一样,祈家堂、福祠、灶陉,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亲戚相庆贺,与元旦的礼俗相仿,所以有句话说:「冬至大如年」,而这不仅表现在习俗上,也表现在日常用语上,例如过年前一日叫「除夕」,而冬至的前一日也有名称,叫做「小至」,而冬至当天则称为「长至节」。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考,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其他活动 & 意义
-
分腊肉/ 施舍 :名义地位不断提高
古代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会在冬至的时候在祠堂分派肉给周围的人,好让他家能当上高官衔要的职位
而 富家人则会 捐款 或 购买食品 分派给贫穷人家
-
泡盐浴:赶走霉气,贫穷
这个活动演变自中国祓禳辟邪的仪式,目的是为了防蛊,辟邪
-
晒冬米
在冬至“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